古巴留学:古巴哈瓦那的唐人街

  古巴华人社区全盛时期人数达三万名,如今只剩下大约二千人,各方面的发展缓慢,但古巴华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仍十分珍惜,他们开办华文班,教年轻人讲汉语、读中文。

  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唐人街地段,上了年纪的人仍然记得过去的辉煌盛事。那时,华人商店和餐馆熙熙攘攘,唐人街虽然不大,却热闹而充满生气。

  “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七十九岁的洪弗斯托说。他身后原来有一家中药店,已经空置很久了。从这里走过两条街,就是一家社区华文报的办公楼。这家报章在一九二八年创立时是日报,现在却是只剩四页的周报,读者也不过区区几百人。哈瓦那中心地带的唐人街,就像这家华文报,已经风光不再,成为苍白的历史见证。

  古巴的华人社区有超过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一八四七年,一艘西班牙快速帆船载着第一批华人登陆。这批来自广东省的二百名劳工,在古巴的甘蔗园里工作。当时在欧洲,非洲黑奴渐渐不受欢迎,所以中国成为廉价劳动力的新来源。十九世纪中期和晚期,上万的中国劳工被送来古巴。他们实际上就是奴隶,一个月只有几个比索(古巴货币)的工资。

  古巴在一八八六年废除奴隶制。渐渐地,华人逐步转入以经营餐馆、洗衣店和种菜为生。很多华人在这一时期把他们的整个家庭都带来加勒比海的这个岛国。

  二十世纪初,古巴发生革命以后,华人人口一度达到三万,其中大多数居住在哈瓦那。第二大的华人社区是在古巴东部的圣地亚哥城。

  今天,古巴华人社区估计已经缩小到二千人。其中三百人左右是在中国本土出生的,而他们现在已经七十五到八十岁了。然而,在这一时期,更多华人离开古巴。大多数北上美国,重新创业。

  现在的唐人街仅仅占了哈瓦那中心的两个街区,入口处竖立着一座巨大的水泥拱门。

  为了延续祖先的优良传统,古巴的华人在唐人街建了老人院,集体看护超过一百五十名社区里年纪较大而经济最为穷困的老人。由于得到政府的资助,一家华人餐馆每天为老人们提供免费的三餐。   “我们要借此表达对前辈的尊敬,这是华人的文化和传统。”一名卖香烟的华人说。

  今天,主要从哈瓦那中心区的居民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古巴的华人传统。大多数年轻的古巴华人不会讲华语,只会讲西班牙语。为了恢复年轻一代对祖先语言和文化的兴趣,春华赌场开办了华文班。每个星期六上课。不仅如此,这家俱乐部还开办太极拳和针灸课程。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古巴留学:古巴哈瓦那的唐人街] 文章生成时间为:2014-03-11 00:12:08

推荐专题

更多>>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院校关注排行榜

更多

推荐院校